有關咖啡樹與咖啡豆的常識 (咖啡系列之2)

有關咖啡樹與咖啡豆的常識

  • 長青樹, 開小白花.
  • 小型熱帶樹, 可長高達15英呎, 通常修枝後高約6英呎.
  • 適合生長在海拔3000~6000英呎間.
  • 最好的生長環境應有適量的雨,排水優良,陽光充足, 天氣不適合太冷或太熱.
  • 每棵樹每年生產1~12磅的咖啡豆.
  • 咖啡樹種有兩大類:起源於阿拉伯的Arabica和起源於西非的Robusta.
  • Arabica佔世界產量的75%, 其中的10%是特製咖啡; 特製咖啡的1~2%為代表各產區的頂級咖啡.
  • Robusta種植於海拔較低區域, 每棵樹生產量較Arabica多, 咖啡 因為Arabica的兩倍.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咖啡豆生產處理方式

  • 乾式處理
  1. 果實用陽光或人工乾燥.
  2. 乾燥後的果實硬殼以機器去除, 或用熱水浸洗後,再用磨石去除。
  3. 以此種方式處理的咖啡豆,口感較厚實。
  • 濕乾式處理
  1. 果實打成果肉漿後,先去除大部分軟漿。
  2. 咖啡豆浸泡在水中10~36 小時後晒乾。
  3. 以此種方式處理的咖啡豆,口感較清純,香味較穩定。

咖啡豆從收成到運送至商家歷時約二個月。

咖啡豆評等依據

  • 豆子的大小。
  • 種植地的海拔高度。
  • 咖啡豆生產處理方式
  • 實際的品常鑑定。

咖啡豆的烘培

  • 烘培過程,機器約保持華氏500°,豆中溫度約 400°.
  • 咖啡生豆含有水份,在烘培過程中, 水份由豆中逃出而造成霹啪聲。當你聽到第一聲時, 咖啡已烤得半生熟, 香味開始溢出, 之後, 霹啪聲暫停一二十秒。 當霹啪聲又開始時, 豆已全熟。從此時起,依所需香味和口感, 烘培可隨時停止。若烘培過度, 咖啡香味盡失, 形同木炭。
  • 烘培不夠, 味如土司麵包, 烘培過度, 口感太清淡, 並有焦味。在烘培過程中, 選擇適當時機停止的技術是決定咖啡口味最重要因素之一,另一重要因素當然是咖啡品種。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
本篇發表於 咖啡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