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現已是成人, 在舊金山上班. 他初中時期, 從美東搬到加州後, 第一次有了不同族裔的概念. 有天他問我們 “為什麼Kevin(他的白人好友)長得跟我不一樣?” 居住美東時, 從幼稚園到小學, 他總是學校少數幾位東方人之一, 週末跟著我們和台灣來的朋友一起混, 從沒問過這個問題. 至今, 我仍不瞭解為何當時他突然有這樣的疑問.
回憶兒時生長於台灣,初中後, 我才有所謂客家人, 閩南人, 外省人的觀念,也說不出為甚麼. 生長過程中, 我有外省人, 客家人, 和閩南人好友; 至今仍是. 記憶中, 週遭環境從未有不同族群的問題. 僑居美國30年, 當然也結交了黑人,白人和拉丁裔的朋友, 對於不同族裔的話題, 似乎沒有特別的關注. 觀看台灣現況, 尤其是前幾年, 族群議題鬧得真是雞犬不寧. 終於有個結論, 族群議題是由極少數人為了直接, 間接的個人利益而被炒作. 台灣如此, 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
各國國內不同族群互相殘殺的現象到處都是, 許多鄰國因種族不同, 宗教不同, 更是戰爭不段. 舊恨引起新仇, 只要心理存恨, 腦筋絕對無法想清楚. 追朔到原始仇恨, 依我淺見, 多數是歧視引發. 歧視則因種族, 階級或組織不同引起. 人類的腦力有限, 無法容納所有不同種族的文化和生活習慣, 甚至無法容納同種族內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這些歧見, 久而久之造成歧視. 一般而言, 經濟狀況較佳的不需為糊口辛苦奔波, 也因此有較多時間從事休閒活動, 物與類聚, 人亦如此, Stereotype(刻板印象, 貼標籤), 因此形成.
無論你居住何處, 歧視絕對存在. 靜下來想一想, 你可能歧視某人種, 某組織或某類人; 但請記住, 同時也有某人種, 某組織或某類人歧視你. 經過思考, 我並不歧視某人種 或某組織, 但我承認我歧視高爾夫球場上的某類人(對不起, 我無法透露是哪類人); 我也很確定我被歧視. 安東尼還再努力加強本身的休養, 我也希望大家互相勉勵, 避免歧視任何人. 有舊恨, 已是過去式, 把它忘記; 不要結新仇, 凡事大而化小, 小而化無. 安東尼特別尊敬在幼稚園和小學裡, 教好學生規矩和灌輸學生正確思想的老師們. 學業非一切, 學業優秀並不代表品性良好; 但是, 養育越多品性好和思想正確的小孩, 將來守法守規矩, 為別人著想的人口會越多, 因此世界和平的機率也越大.
我門的腦力有限, 我門不瞭解的團體(組織, 黨派, 種族等等), 並不是較壞或較劣等的團體, 我們認為較優等的團體, 也絕對有他們的劣質, 他們並不優於任何其他團體.
WE AR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