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長期旅居國外, 從未經歷過台灣選舉過程的五花八門, 只能從北美的台灣電視節目和台灣網路新聞從中體會. 台灣媒體的水準低落, 報導內容有部份其實無法讓人信任, 但聊勝於無, 姑且作為參考. 觀看報導台灣的選舉生態, 它是一種娛樂而非政治活動, 此活動隨時隋地, 時時刻刻都在進行, 有如劇團公演一般. 熱衷此娛樂的粉絲, 搏感情甚至搏生命, 或是參與或是觀望, 樂此不疲, 厭惡此娛樂活動的人口, 則不聞不問, 無可奈何.
話說劇團投資人決定巡迴公演後, 開使搜尋主角演員, 此演員可以是當紅的大牌明星也可是剛出道的偶像演員, 甚至也可以是大牌明星的下一代. 一但主角確定後, 各式配角也就容易挑選, 這種初期準備, 需要在公演前一或二年開始籌備, 甚至有些劇團在一齣戲演完, 金馬獎頒獎典禮一結束的隔一天馬上準備再巡迴公演. 安東尼正在比喻選舉就像演戲, 必需稍做提醒, 投資人就是黨團的領導, 主角是候選人, 配角就是競選團隊, 劇團則是黨團. 主角一宣佈, 巡迴公演因之開始, 各式各樣公演宣傳也跟進, 宣傳與公演同時進行, 活動直到金馬獎(選舉日)前一天才結束. 這段時間, 影視評論節目, 各電視台爭相播放, 某些名嘴, 為了討生活, 無論喜劇, 鬧劇, 悲情劇, 驚悚劇, 或科幻劇, 都自認相當專精, 到處評論, 尤其是接近金馬獎頒獎日時, 各項活動, 各路粉絲, 如癡如狂, 只要眼睛睜開著, 無不討論劇情, 其它生活項目都不重要了. 台灣的電視台和各劇團, 為了製造票房, 爭取觀眾和劇迷, 這個台報導評論甲團主角害怕乙團團員可能傷害自己的驚悚劇, 那個台報導評論丙團某未亡人弔唁已故親人的悲情劇, 有些台報導丁團某人向觀眾下跪的鬧劇, 所有台都報導評論各團編製的科幻劇互控. 不熱衷這些戲碼的小市民則顯無奈, 想看個電視新聞, 東轉台西跳頻道, 各式各樣離奇劇情隨時都在上演, 令人啼笑皆非, 甘脆電視也不看了.
表演的劇團, 只顧給自己劇團拼命增加收入, 盡可能剝削觀眾辛苦工作掙到的錢, 從不顧慮觀眾是否有能力買票觀看他們的演出, 也極少有健康的劇本可以教育大眾, 更未曾想到如何用票房賺到的錢回饋社會. 各個劇團為了票房, 竭盡其能與他團競爭, 更是不擇手段, 抹黑攻擊他團, 殊不知演戲應本著自身功力, 加上學習他團的優點, 更以他團的缺點為借鏡, 改善自己. 所有劇團就這麼荒唐的混戰一場, 一直到了金馬獎頒獎之日, 得獎者慣例謝謝觀眾的愛護捧場, 從未贊美他團被提名的優秀演員, 未得獎的更是酸葡萄, 也不知展現明星的風度, 祝賀得獎者. 更有未得獎的明星, 於是宣佈退休, 退出演藝圈, 但隔不多久, 受不了螢光幕的誘惑, 馬上又上演老掉牙的醜戲碼.
生活在今日世界的我們, 各式各樣壓力頗多, 物質的需求已不容易滿足, 希望藉些許精神糧食彌補, 卻讓這些劇團挾持了我們部份的精神糧食來源. 但願這些劇團的明星, 得了金馬獎後, 繼續演戲的同時, 為普渡眾生, 捐獻他們的時間, 演些正常的文藝劇, 做些慈善事. 如此, 安東尼相信, 觀看戲劇的觀眾會漸漸增加, 精神空虛的大眾會漸漸減少, 這些劇團也漸漸比較像黨團, 因而真正的漸漸關心眾人的事, 少數不再不服從多數, 多數不再不尊重少數, 台灣的選舉從此是政治而非娛樂活動 …
安東尼在作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