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頤和園昆明湖與佛香閣
(北京之旅第一篇 - 北京之旅(1)- 大眾交通工具,王府城大街)
來到北京第三天,經過安東尼自己精心安排的旅程,準備早上盡早遊頤和園,隨後遊天壇,再到潘家園逛舊市場買字畫。早餐後,已是7:50,比預計時間晚,步行至東四站搭5號地鐵,在惠新西街南口轉10號到終點站巴沟。那知該站往巴沟方向乘客已排長龍,每個登車門兩排,常常排錯隊等最久的安東尼,竟然排在成三排的登車門,雖有工作人員維持次序,似乎作用不大。在中國常常發生的插隊,此時當然一定發生。 這些壞人,等待大家不留意時,幾個健步衝到兩排隊伍中,擠進車裡,想管閒事楸住這些人都來不急。推擠了好一陣子,4,5班車已過;好不容易排在第一位,囑咐薇薇安等一下需把後面可能插隊的人,用手肘擋住。下班車來了,車門一打開,被後面的人推擠上車,薇薇安扶者中間落地把手,安東尼兩整隻手腕手臂圍住薇薇安後, 撐住落地把手,死命的用身體背部把其他人撐開,才有了些呼吸空間。安東尼活了超過半個世紀,第一次需以肉博戰搭地鐵,真是有氣又有趣的經驗。中國人的排隊習慣進步空間有海洋之大。

頤和園文昌閣

頤和園佛香閣
走出巴沟站出口B,再搭74公交車到新建宮門口,已是9:30。買了每人60元的聯票,進入頤和園,馬上被景色震撼。新建宮門位於景點東側,是昆明湖與南湖臨界點,由此往北走,可看到整個園區,雖然未能遊覽南側和西側的西湖,在體力上較能負擔。連續兩天,了了一輩子的心願,此行北京已是人生的高潮之一,也是特別英明的決定。頤和園的山光水色,看不膩,加上運氣不錯,艷陽高照,竟然看到北京的藍天,園裡到處是大樹蔭,走起路來,相當涼快。由南往北,一路往上爬山,也真需有體力,不敢想像安東尼70歲以後,是否有體力遊覽此類景點。遊完頤和園,經過文昌閣,佛香閣,蘇州街,算是參觀了園區精華,不禁感嘆,古時皇室的人力,財力,物力,取之不絕,用之不盡,選了好地點建造"夏天的休閒地方",極盡豪華,世上無人能比。

頤和園昆明湖

頤和園蘇州街
走完頤和園,由北宮門走出,原定直往天壇,但是臨時想起,應先解決回上海的車票,於是搭乗地鐵4號線,經過18站才從北京5環路西北抵達二環路西南的北京南站,為時約50分鐘。北京以故宮和天安門為中心,有六條大道,一環至六環,圍繞整個市區,不堵車時,行走環市大道算是放便。中國人口之多,雖時可以感受到,車站裡又是人山人海,排隊買火車票,等了約30分鐘,雖未買到行駛5個鐘頭3時出發的票,總算買到3;30,明天出發,行駛5個半鐘頭的票。北京南站的餐點選擇少,勉強在永和大王吃了牛肉麵,沒有上海虹橋站裡的康師父來得好。

祈天殿

圜丘壇
由地鐵4號線北京南站,換搭2號與5號線,經過6站抵搭天壇東門站,已是下午2點鐘。由東門買票進入,從遠處已看到祈年殿圓塔。又走了一段路,葳葳安已有些體力不支,她在涼亭休息,安東尼買票進入祈年殿,也參觀了圜丘壇。是的,北京的許多景點,買門票進入大區後,各小區需要另外的門票,若有體力參觀整個園區,買聯票較伐算。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天壇築有內外牆,外牆周長6.5公里,佔地廣大,可見一般。走出天壇南門,累不可支,打消原本直奔潘家園的計劃,先回酒店休息。
在酒店清洗完小睡一會兒後,配搭地鐵與出租車到潘家園時已近6:30. 問了當地人才知道市場已於4:30散場。兩人掃興的就地尋找餐廳吃晚餐,卻沒有勇氣進入不起眼的餐廳,決定打道回府。研究了老半天公交車路線,換搭一次公交車回到王府井街的東方新天地,進入前天看到但沒進入的味千拉麵旗下的麻布十番 ,運氣不錯,滿意的一頓日式燒烤餐。腦滿腸肥,決定到附近的天安門廣場逛逛,兩站地鐵後,天安門廣場夜色顯的安詳,很難聯想到曾在此發生的89年六四事件和其它的天安門事件。廣場週遭,出遊的不少,甚是熱鬧。混了一會兒,決定回酒店休息,知道不容易攔到出租車 ,坐了一站公交車,在君悅酒店前排隊等後出租車,卻是白費功夫。兩人只好到處走,希望走運攔到車,好一會兒後,看到一輛掛了鐵皮的三輪摩托車,花了20元,一路驚險的回到酒店,算是保住兩條命。經過兩整天的走路,一清洗完,兩人倒頭就睡著了。
旅遊建議:
旅遊北京,其中一天可安排自由行,搭乗地鐵與公交車,方便又便宜。體力好的,可遊3~4個景點,輕鬆遊,至少可遊覽兩個景點。
夏天時,同一天遊覽頤和園和天壇,可先遊天壇再遊頤和園,下午較熱時,頤和園內樹蔭多,遊頤和園要由南往北;若由北宮門進入,是由山後遊到山前,景色觀賞,較不方便。
搭乘地鐵盡量避開上下班時間以防發生肉搏戰。
代續 …
(北京之旅完結篇 - 北京之旅 (4)- 故宮,當地家常菜,結束4天3夜自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