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文章 2011年土耳其與希臘愛琴海之旅 (下) ]
早在2010年6月,好友相約到土耳其和希臘愛琴海旅遊。薇薇安與安東尼以往一直是兩人單獨或與好友結伴,自行安排行程出遊,從未參加過任何旅行團。相約的好友與領隊是朋友,加上聽說團友是幾群朋友的組合,我們決定第一次隨團出遊。結果沒有讓我們失望,四月底的兩個星期,很愉快的遊了難得去的土耳其和希臘,超出我們的期望。此行的當地導遊在行程結束後,聲稱是他帶過最愉快的一團,或許那是導遊的職業話語,但安相信他是真心話;我們運氣也極佳,這導遊知識廣泛,尤其對於他自己國家的歷史下過相當的功夫鑽研,加上他在美國留學的經驗,英文流暢,溝通沒有任何問題,從他那兒學得不少歷史知識。
2011年4月中, 旅遊團一行40華人包括一位華人的印度裔夫婿,由北加灣區Jane領隊,團員分幾路,從美東,北加州,南加州,和台灣,搭機在伊斯坦堡(Istanbul)會和。Jane喜歡旅遊,每年出遊習慣後,這幾年來已有固定的旅友參加她的組團。遊覽地區包括土耳其,希臘,北歐,南美,中國,非洲,印度等。薇與安打算今年底加入她計劃中的南美團。團員都是華人,但不一定會聽講中文,常用英文溝通,一群黃臉孔以英文交談,甚是有趣。在遊土耳其之前,多數不知情的友人勸我們不要在北非,中東紛亂之際出遊此區,安東尼認為土耳其遠離戰亂地,一笑致之。
土耳其 (Turkey) 國土橫跨歐洲與亞洲,其首府伊斯坦堡 (Istanbul) 位於西北,地理位址獨特,博斯普魯斯海峽 (Bosporus Strait) 穿越城市,海峽西邊是歐洲,東邊是亞洲,北邊是黑海 (Black Sea),南邊則是馬爾馬拉海 (Sea of Marmara)。土耳其歷經羅馬帝國(Roman Empire)、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ast Roman Empire)、拉丁帝國(Latin Empire)和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歷史多源並優久, 依斯坦堡處處散發著那種東西文明所撞擊出來的魅力, 歷經千餘年始終不減。該市的歷史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伊斯坦堡是唯一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先後選為首都的城市,也是唯一橫跨歐洲與亞洲的城市,由於宗教,語言,地理環境的特點,造成城市的雙重性格。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在西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時,將拜占庭帝國定都於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 即今日的伊斯坦堡 ,其東方正教和希臘語融合羅馬的天主教和拉丁語,使君士坦丁的拜占庭文化成為東西融合的混血文化。
西元1453年,奧圖曼蘇丹麥何密特二世 (Sultan Mehmet II) 由博斯普魯斯海峽攻下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從此在文化,建築,宗教乃至語言,生活,習俗隨之產生巨大的變更和融合。君士坦丁堡也因之更名為突厥語的伊斯坦堡,遊牧文化融入邦城文化,亞洲人種混血歐洲人種,基督信仰轉變為信仰真主阿拉的伊斯蘭教。依據導遊所述,土耳其90%以上信奉依斯蘭教,絕多數是溫和的回教徒。
行程第一天與第二天 - 由洛杉磯搭機至土耳其首都依斯坦堡
由洛杉磯搭機抵伊斯坦堡需10幾個鐘頭,到達後已是第二天,隨即入住旅館,晚餐第一次經驗土耳其料理,旅遊別的國度,當然希望品嚐該國的食物。今晚嚐到的是典型的土耳其扁豆湯 (lentil soup),可能是豆子磨成粉後做成的,味道不錯。沙拉則是歐美式,沒什麽特別;烤雞味道淡,甜點為米布丁 (firin sutlac; rice pudding)。薇與安很能接受和喜愛各國食物,但是第一餐土耳其料理沒有得到我們的讚嘆。
行程第三天 - 依斯坦堡
早餐在旅館,是典型的歐美式自助餐,並無特色。上了遊覽車,出發前2分鐘,全部到齊,果真全團團員素養頗高,一切配合團體行動。本日遊覽地包括號 ★ 地下大宮殿蓄水池(Basilica Cistern)- 這是伊斯坦堡數百個地下蓄水池最大的一個。歷史記載喧稱動用了7000個奴隸建造,作為水過濾後供給伊斯坦堡第一山丘區的各個宮殿用水。伊斯坦堡城市共有7個山丘區,每區都有環繞的城牆,拜占庭帝國古城建造在第一山丘區。此景點獨特的是,有兩石柱的根基是美杜莎(希臘神話裡的Medusa) 的石製頭顱,一90度斜置,一倒立。★ Topkapi皇宮(Topkapi Palace)- 為眾奧圖曼帝王們的居所,所佔之地由山丘上高處眺望黃金角海灣 (Golden Horn),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 藍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 是伊斯坦堡遊客必到的清真寺,因內部許多藍色雕琢的磁磚而得名。★ 土耳其浴 (Turkish Bath) - 逛了幾個景點後,我們這群老人也累了,接者在晚餐前去經驗土耳其浴,男女分開,所有人坦誠相見,服務人員們把我們翻來翻去,大家時躺,時趴,他們像在搓洗動物一般,又搓又沖熱水,把我們身上的污垢,幾乎連皮去除,洗的乾乾淨淨。
行程第四天 - 依斯坦堡
第四天還是遊覽伊斯坦堡的景點 ★ 大市集 (Grand Bazaar) 是世界最大最老的室內市集之一, 西元1445年開使建造, 1461年開幕,整個市集街道超過50條,商店超過4000家,每天吸引20萬以上的訪客。★ 喬拉教堂 (Chora Church) - 典型的拜占庭時代教堂建築,後來奧圖曼將其轉為清真寺。★ 魯斯坦帕夏清真寺 (Rustem Pasa Mosque) - 奧圖曼帝國時代的清真寺, 建造於1550~1561年間,毀於1666年 大火和1776年地震,但之後從新修護。此建築雖小,卻是奧圖曼帝國時代在伊斯坦堡最精美的清真寺。
晚餐因為有個團友過生日,導遊請了當地4人組小樂團助興,有些團友跟者跳起土耳其舞,大家玩得很開心。
行程第五天 - 依斯坦堡,卡帕多西亞(Capadoccia)
今晨遊逛埃及市集 (Spice Market) ,伊斯坦堡最老的市集之一。該市集販售香料和各式各樣的產品,由於曾經是經由埃及進口的香料買賣市集,而稱為埃及市集。參觀完埃及市集,旅行社專為我們這團包租一艘小遊輪,行駛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欣賞海峽旁的景色,遊艇最後抵達伊斯坦堡北方屬於歐洲邊的小區Sariyer後,搭車到Gulistan吃午餐。餐後隨即參觀醒目的朵馬巴切皇宮 (Dolmabahce Palace)。此宮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邊的海岸線,是奧圖曼帝國時代1856~1992年間(除1887~1909外)的行政中心。
參觀完朵馬巴切皇宮,我們一行由伊斯坦堡飛往Kayseri,再搭車到土耳其中部,有著名地下城的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 進住著名的洞穴旅館之一。
行程第六天與第七天 -卡帕多西亞,科尼亞(Konya)
卡帕多西亞位於土耳奇中部,東西兩方有高過3千公尺的火山,數百萬年前,不斷噴出的岩漿及岩塊覆蓋了整個區域, 冷卻凝固之後,多次沉積產生了多種顏色不同岩層,再經過後長期的日曬雨淋及高原強烈溫差的風化作用下,形成了一大片世界少有的奇幻景緻。西元七世紀時,基督徒為了躲避羅馬以及之後伊斯蘭教的迫害大舉遷居此地區, 並鑿挖岩洞建立地下城市,作為住家或教堂,成為獨特的建築進而成為主要的觀光地區。 不少岩洞內還保存有許多壁畫,成為拜占庭藝術中反聖像崇拜後期之獨特見證。★ 哥樂美國家公園(Goreme National Park) – 1985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有比比皆是的怪石洞穴奇景。★ Zelve Open Air Museum – 更多的奇形怪狀岩石。★ 凱瑪克勒地下城(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 卡帕多西亞區眾多地下城最大的一個。居家依近百的地下遂道而建造。★玫瑰谷 (Rose Valley) – 又是眾多的奇岩怪石。
遊完卡帕多西亞,在趨車前往科尼亞途中,參觀古驛站蘇丹哈尼 (Sultanhan Caravanserail) 。晚上住宿科尼亞城。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