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磨成粉後, 用不同的咖啡機器或設備, 不同方式萃取咖啡, 釀造做成的飲料, 味道和香氣有所不同. 不同的釀造方式, 只是個人喜好有所不同, 沒有所謂的對錯或好壞. 以下幾種不同設備釀造製成的咖啡, 幾乎包含了所有萃取咖啡的方法. 繼本文之後,將來會特別介紹安東尼除滴濾咖啡, 最常享用的以義式濃縮咖啡 (Espresso) 為底作成的附產品, 拿鐵 Latte.
過濾式咖啡機 (Coffee Percolator)
此設備用於較早期的咖啡釀製, 後來多被自動滴濾 (Automatic Drip Coffee Maker) 和法式濾壓 (French Press) 取代. 此法咖啡粉粒磨得較粗, 釀製方式以蒸氣壓力破使沸水混著咖啡粉, 更因沸水與咖啡粉接觸時間多, 因為水溫太高, 較不溶解的苦和其他不該萃取的成份都從咖啡豆裡萃取出, 咖啡味道並不算好. 但現今還是有人享受此類咖啡, 也還能買到此類咖啡機.
土耳其咖啡 (Turkish Coffee)
土耳其咖啡是古老的咖啡煮法產生, 用一種簡單銅製的咖啡壺, 將咖啡粉磨得很細, 加水入壺, 有時候同時加糖, 將水煮稍滾3次後即成. 咖啡粉未沉澱前, 咖啡成泥狀, 表面有泡沫, 中東國家多用此種方法釀製咖啡. 安東尼遊覽土耳其時, 常喝土耳其咖啡, 並不特別喜歡. 此法咖啡粉粒磨得非常細.

土耳其咖啡道具
滴濾式咖啡 (Drip Coffee)
這是在美國最普遍的咖啡釀製方式, 多數家庭擁有半自動或全自動滴慮咖啡機. 安東尼兩樣都具備, 常用半自動滴慮咖啡機, 因為方便, 產生的咖啡也特別美味. 半自動機器用法, 依數量多寡, 將蓄水槽裝滿適量的水, 磨好的咖啡粉放入滴濾籃裡, 接咖啡的咖啡壺放置妥當後, 按完釀製紐後, 煮熱的將近沸點的熱水流過滴濾籃, 滴下咖啡壺裡, 就這麼簡單. 全自動機器則省掉磨咖啡粉的步驟, 加水, 放好咖啡豆, 隨時想要一杯, 按個自動釀製紐就行了. 此法咖啡粉粒粗細屬中等.

法式濾壓咖啡設機
法式濾壓 (French Press; Plunger)
這是種相當簡易的咖啡釀製方式. 以每2個Tablespoon (湯匙) 加6 Ounce (約170毫升) 的比率, 華式195~205度 (約攝氏 90.5~96 度) 的熱水, 在法式濾壓壺裡置放咖啡粉, 加熱水3分鐘後, 輕輕攪拌, 等咖啡粉沉澱, 再加熱水等3分鐘後, 將咖啡粉壓縮至壺底, 倒出的上層濃厚的咖啡即可. 此法咖啡粉粒粗細屬中間偏粗.
虹吸式 (Siphon Coffee; Vacuum)

虹吸式咖啡機
虹吸式咖啡的製造過程較為”華麗”, 所製成的咖啡非常美味. 如果沒記錯, 薇薇安與安東尼今年初去過的瑪汀妮芝咖啡 2012年初台灣之旅(之3)- 台灣的美食 , 絕多數以此法製成. 虹吸式咖啡設備由上下兩玻璃瓶構成, 咖啡粉置上, 下壺的熱水加熱沸騰後, 水往上升至上瓶, 與咖啡粉混合後, 咖啡漏至下瓶. 此法咖啡粉應磨得稍粗.
冷滴, 冰滴 (Cold Drip; Ice Drip)

冷滴式咖啡機
第一次嚐到冰滴咖啡是幾年前在上海台灣人開的餐廳 “鹿港小鎮”, 整個設備非常壯觀. 第二次看到類似設備是在台北的某家素食自助餐廳. 冷水或冰水要萃取出咖啡的美味需要非常久的時間, 不確定是否可萃取出多數的咖啡美味元素. 兩次引用的冰滴咖啡, 沒有讓安東尼留下任何好印象.
義式濃縮咖啡 (Espresso), 卡布奇諾 (Cappuccino), 拿鐵 (Latte), 瑪奇朵(Macchiato), 摩卡 (Mocha)與美式咖啡(Americano)
本部落格曾介紹過義式濃縮咖啡 (咖啡系列之 4 – 家庭自製精美咖啡), 義式濃縮咖啡是許多咖啡愛好著的最喜歡咖啡飲料, 好的義式濃縮咖啡 Espresso 不容易製成, 設備亦不便宜, 但值得再花多時間介紹. 以Espresso為底, 加少許奶泡 (Froth Milk), 衍生出卡布奇諾; 加多些奶泡, 成拿鐵; 拿鐵加巧克力變成摩卡. Espresso點綴些濃奶泡, 是瑪奇朵; 加熱水, 稱為美式咖啡.

安東尼的咖啡設備

安東尼的咖啡設備
下一次有關咖啡的博客文將專題介紹以Espresso為底的各式咖啡.
引用通告: 咖啡系列之12 – 手沖咖啡 | 安東尼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