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陣子沒有對於台灣政治事件發表意見了,不是沒有意見,只是政黨輪替剛過了百日,對於任何施政成果評論有些太早。但是對於施政的”手段”或宣傳與言論,已可看出新執政黨並沒有任何新氣象。台灣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鬥爭比海峽對岸的黨政鬥爭還要嚴重,間接的,台灣老百姓受到的經濟影響結果如何,讓人非常不樂觀。
以下報導的標題實在有夠幼稚,代表民意的政治人物們發言有如小學生吵架,老百姓也別寄望他們對於立法與修法會有多少智慧了。
年金改革確實必要,退休制度需要隨著時代變化跟著調整,有缺失的法規年久失修,所導致的惡果將是積重難返。但是,無論改革有多麼的困難,修法考量不能不將過去政府與其僱用人員的”合約”納入主要考量的因素。觀察世界上許多偏向施行社會主義的國家,似乎較少因階級不同而產生大問題,即使施行極度的民主制度,這在修法時是值得參考的。
當雇主財務發生困難或是發現未來將出現重大財務問題時,調整僱員不符時代的退休金當然一定要做。但是對於以往老員工的承諾與合約需要履行,如果因為履行合約將導致雇主破產,對於新進員工福利絕對需要縮減;更進一步的,可能需要削減已經發放的退休福利金,年金越高的削減越多,年金微博的則無需削減,也就是以累進方式調整。另外,考量依"合約“年份做不同的調整也是必要的;修法後,不同退休年度的員工,年金調整或不調整的幅度也應該不同。如果精算結果,或許可以不調整已發生的年金,那是最佳的選擇,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配合其他預算一併考量。私人公司如此做,政府也應如此實施。
無論此次93遊行抗爭是用何種名義與口號,是必要的,因為現今執政黨是以社運與抗爭”奪權”的,執政者只懂也只理會抗爭的民意,或許根本不理會抗爭。無論執政黨如何看待抗爭,總是需要發聲讓執政者清楚”受害者”不滿的程度。
安東尼期待明年的今天觀察台灣社會的新氣象,是好是壞,絕對與今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