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時事談繁瑣的高爾夫球規則

一般高爾夫球友組成的所謂“球隊”,多數每個月會有一次聚會比賽,賽後聚餐,其實最主要的是碰面聊天,球賽結果,只是快樂球敘後的副產品。薇薇安與安東尼早在2000年初,就已參加過由台大校友在舊金山灣區創始的球隊,後來球隊漸漸加入許多由香港、大陸僑居該地的華僑,每月聚會一次。我兩老從來不為贏獎品或獎金參加球賽,雖然在美國球賽後較少聚餐,但是難得的與球友們碰面球敘頗為愉快。

高爾夫球規則之繁瑣,即使打高爾夫球的人都不一定瞭解。在舊金山灣區所參加的球隊,多數有工程師背景,凡事講求精密,球隊的幹部們對於球賽的規則、計算球員的差點,都相當花心思制定。娛樂性球員的高爾夫球差點系統 (Handicap),是以球員過去累積的每場球結果,計算的個人球技指標,此指標讓不同球技程度的球友,比賽時調整桿數,因此立足點平等而“公平競爭“。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帶隊與台灣交通大學校友創始的球隊以“萊德盃“形式比賽,賽前曾經幾次與該隊隊長先禮後兵的討論了球員差點與球賽特別規定,會裡雙方為了堅持,幾乎吵了起來,終於雙方認知那是友誼賽,不宜爭吵而達成共識。

高爾夫球雖然有了完美的差點系統,人性使然,在這種以榮譽制度建立的球類運動,”不誠實“的球員大有人在。違規的球員,有的為了比賽獎品,有的為了贏賭注,大部分是對規則的不熟悉無意而犯。除非看到明知故犯的情況,安東尼一向對違規的球員視若無睹,對於知法犯法的累犯,個人會不與交往。與主管、老闆一起打球的球友切記,你的球品間接表現出你的品行。

上週美國全國青少女高爾夫球賽的半決賽,在美生長的韓裔美籍 伊莉莎白.文 (Elizabeth Moon) 因為大意,無心違規而失去晉級決賽的機會。若以以下文章報導,給惡評的網友是無知,規則就是規則。

美國青少女錦標賽 雪帕德擊敗對手晉級冠軍戰卻引來惡評

如果仔細閱讀事件的經過,Erica Shepherd 不該被批判,是她教練提醒她對方違規,伊莉莎白 至少得了永遠不會忘的教訓,還年輕,當它是可貴的經驗。

U.S. Girls’ Junior semifinal ends with controversial tap-in putt

高爾夫球賽大略分為兩種,比桿數 (Stroke Play) 或比洞 (Match Play)。比桿賽的每一個洞,從發球到球進洞,每桿都要算,除非特殊狀況,動了球就要罰桿,這就是為什麼職業賽中,有職業球員一洞的桿數紀錄10幾桿。娛樂球員,有時球在洞邊,同組球友通常會說“OK了“,就算數,距離球洞多遠才算OK? 見仁見智,這就是娛樂球隊的不公平之一。我就看到過明明是博忌( bogey 多標準桿一桿) 說是博蒂 (birdie 少標準桿一桿),令人傻眼!安東尼在舊金山時期的球隊規定必須球進了洞才算數,大家都遵守嗎?我不認為。

高爾夫球比洞賽,即使是業餘大賽或職業賽,通常對手會在離洞約1、2呎時,會說 “it’s good",“OK了” 之類的給予禮遇,表示對手鐵定推進不需再推桿進洞。有時候那是種策略,常給對手短距離免推桿,等到關鍵時刻,不給對手短距離算進時,對手可能因短距離推桿生疏而失誤推不進。

上述文章裡,伊莉莎白.文 在第19洞只有幾呎的推桿,沒推進而失去晉級決賽的機會,但是,若她等對手說聲OK就可以因平手繼續比第20洞。那時,Shepherd 很緊張的閉眼睛不敢看伊莉莎白推桿,等到她沒聽到球進洞的聲音,張開眼睛,看到 伊莉莎白 將球從洞邊撥回原點練習推桿時,教練問她 “你說過OK嗎?“,Shepherd 說沒有,這一問話結束了伊莉莎白的錦標賽。正常情況下,Shepherd 為了尊重對方,是會給對方算進的,Shepherd 也想給,只是大會認為違規在先,無法事後彌補,結束爭論。

[註]:比桿賽即使球進洞後不得在果嶺上練推桿。通常電視上看到比賽進行時,球員在果嶺上練推桿,那一定是比洞賽。

廣告
本篇發表於 高爾夫球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